管理层应该对A股下跌负什么责任
近日,证监会主席郭主席公开表示,监管部门对于股市的下跌承担一定的责任,但不是完全的责任,也不是绝大部分的责任。比起以往证监会官员一再声明股市的下跌与监管部门无关,郭主席勇于承担下跌责任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还是值得肯定的。不过,郭主席并没有指出 “谁应该为下跌承担主要责任”,仍有逃避责任之嫌。在笔者看来,监管部门不仅对于A股创建20年来只讲圈钱不讲回报,应该承担主要责任,而且对于股市的下跌也应该承担主要责任。
道理很简单,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股市的涨跌自然与监管部门无关,与之相反,一个以行政管理为主的股市的涨跌自然与监管部门有关,而且密切相关。
受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影响,管理层对于资本市场的监管事无巨细。从上市公司的审核发行、信息披露、打击内幕交易、交易规则制定,乃至限制ST股涨幅扩大其跌幅,限制新股发行价及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与换手率,以及限制单一帐户首日新股买入量等,无一不包揽。然而,在市场单边下跌的时候,管理层还被股民寄予 “救市维稳”的厚望,使得中国很难走出政策市的怪圈。遗憾的是,管理层却一再声明股市的下跌与其无关。
现在的问题是,既然监管部门把市场运行的一切无一不包揽在其职责内,为什么偏偏唯独对股市的下跌不负责呢?
首先,根据现代行政“权责一致“的原则,管理层手中握有巨大行政权力,。因此对于股市的持续下跌的不健康运行,也应该负有相应的责任。 尤其是,由于在不适当的时候推出不适当的制度导致股市的下跌,管理层应承担主要责任。
其次,管理层对股市的下跌不负责,与官员考核机制有关。以往政府官员考核,仅与GDP增长有关,与居民收入增长无关,进而出现居民收入增长落后于GDP增长的问题,因此,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。与之对应,对证监会与交易所官员考核目标,是否应当从目前融资增长多少、市值增长多少,扩展至平均股价增长多少?或如贺强建议,把股市从一盈二平七亏变为一亏二平七盈?
不容否认,郭树清去年履新以来,推出70项新政,从打击内幕交易、建立分红制度,改革新股发行、完善退市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效,但是,投资者对此并不满意。有人甚至将目前的市场下跌归结于郭树清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新政,这显然是不妥当的。股市的下挫,既有宏观经济背景,又有圈钱文化以及投资者不成熟等各方面的因素。当然,监管层在整治内幕交易的时候,会赶走活跃在市场上的游资而导致股指因失血而下跌。如果简单地将所有的指责和不满都泄愤于一个人,显然是不公平的。
但是,正如**所说,发展是硬道理。衡量郭树清新政的硬指标应当是,也只能是股市的财富效应,即股民通过投资、投机股市,实现财富增值,如**报告提出的那样实现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。各国监管当局均把维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。股民最大利益是什么?当然是赚钱。而郭树清新政最大的问题是与让股市的财富效应关系不大。
众所周知,A股在设立之初就带有天然的缺陷。建立股市目的并不是为了股民财富的增值,而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融资难的问题。这样的怪胎一出生就成为吞噬股民财富的机器。公开的数据显示,截止到2010年底,A股成立21年累计融资4.3万亿,而累计完成现金分红总额仅为1.8万亿。由于普通投资者占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一般不超过30%,因此普通股东所分享的红利最高不过5400亿元,现金分红总额占融资总额的比率不足13%。
**** Hidden Message *****
他们的责任是打击**的股民 管理层应该对A股下跌负什么责任
页:
[1]